天津峰會揭幕 中國力推「非西方」多邊主義

示意圖-天津峰會揭幕 中國力推「非西方」多邊主義 示意圖-天津峰會揭幕 中國力推「非西方」多邊主義

Media+ONE特報員報導,中國於天津盛大舉行上海合作組織(SCO)峰會,匯聚了包含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丁、印度總理莫迪及土耳其總統艾爾段等多國領袖。此次峰會不僅是上海合作組織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更被外界視為北京展現其地緣政治實力的重要舞台,旨在宣示其在「非西方」多邊主義新秩序中的主導地位。

分析指出,對北京而言,這場峰會遠不止是一次區域性會議,更是向世界展示一個多極化世界正在形成的窗口,中國渴望成為能與美國主導秩序抗衡的可靠替代方案。即便會議未能立即達成具體協議,其所傳遞的政治訊息與國際形象卻至關重要。

美國前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後,其外交政策頻頻釋出矛盾信號,包括與莫斯科修好、對印度施加懲罰性制裁、以及與北京展開貿易戰。這些不可預測的決策意外為中國創造了戰略空間。俄羅斯因西方制裁而日益依賴北京,而印度在面對美國新關稅後,也策略性地向中國靠攏,促成了莫迪七年來首次訪問中國,這在數月前是難以想像的局面。

在此背景下,北京巧妙地將自身定位為區域平衡中不可或缺的樞紐,特別是面對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中俄印三國(合計三十億人口)將在峰會上探討策略,以應對川普政府的新一輪攻勢。然而,儘管這些國家對美國有共同的反對立場,這並不代表他們之間能輕易形成聯盟。例如,以本幣取代美元進行區域貿易的嘗試,目前仍未取得實質進展。

這場峰會不僅標誌著上海合作組織從區域合作框架轉型,更成為中國用以鞏固「非西方」國際秩序合法性的工具。中國將極力利用此次會議所累積的動能,並預計在隨後北京舉行的盛大閱兵典禮上,進一步強化其作為新世界秩序核心的形象。
(内文照片為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