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對南韓歷史而言,是充滿重要事件的一天。回溯至1950年,由美國麥克阿瑟將軍率領的聯合國部隊,在仁川執行了著名的登陸作戰,成為韓戰的關鍵轉捩點,改變了戰局走向。
在外交層面,南韓與國際社會的連結日益緊密。1972年,南韓與西薩摩亞建立了外交關係;1978年,又與索羅門群島締結了邦交。同時,1977年,南韓登山家高相敦成功挑戰珠穆朗瑪峰,成為首位登上世界最高峰的韓國人,為國家爭光。
兩韓關係也在這一天寫下不少紀錄。2000年的雪梨奧運會,南北韓代表團首次在國際體育賽事中攜手共同入場,象徵著和平的願景。隨後,2002年舉行了軍事工作會談,並針對京義線與東海線鐵路對接的合作達成協議。2003年,南韓文化觀光部第四度解除對日本大眾文化的禁令,而同一年,南韓遊客也首次踏足北韓首都平壤,開啟了分裂以來兩地觀光交流的先河。
在國際關係上,2006年南韓總統盧武鉉與美國總統布希在華盛頓會晤,針對重啟六方會談以解決北韓核問題交換意見,凸顯半島局勢的重要性。近年來,中韓關係亦備受矚目,2021年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訪問南韓,與外交部長鄭義溶舉行會談,並拜會文在寅總統,深化兩國交流。
然而,朝鮮半島的安全挑戰也未曾停歇。2014年,南韓軍方在西部海域發現一架疑似來自北韓的小型無人機殘骸,引發安全疑慮。2017年,北韓清晨發射「火星-12」號中程彈道飛彈飛越日本上空,南韓軍方隨即以「玄武-2」彈道飛彈應對,展示防禦能力。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南韓新型潛艦成功試射自主研發的潛射彈道飛彈,使其成為全球第七個擁有此先進技術的國家。
Media+ONE特報員整理這些歷史片段,呈現出南韓在外交、國防、兩韓關係以及全球影響力上的發展軌跡,彰顯了9月15日這一天在南韓歷史上的多元意義。
(内文照片為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