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迎來史上首位女性首相高市早苗,這看似是性別平權的一大里程碑,然而,不少日本女性對此卻抱持謹慎甚至保留的態度。年輕一代的女性更直言,高市的掌權並非改革的契機,反而可能是在延續日本長期以來的父權體制。
許多海外觀察家認為,高市早苗的當選象徵著日本女性賦權的開始,但21歲的小倉綾田表示,這是一種過於天真的看法。她認為,高市的政治理念與立場,實際上並未脫離傳統的框架。
高市早苗素有「日本鐵娘子」之稱,是已故首相安倍晉三的門徒,也是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的忠實追隨者。她秉持堅定的保守立場,這也與她獲得自民黨內重量級保守派人物麻生太郎支持的背景不謀而合,顯示其上任是為了鞏固黨內右翼選票的策略性佈局。
回顧高市的政治主張,她長期反對同性婚姻、不允許夫妻使用不同姓氏的法案,甚至反對女性繼承皇位,這些都強化了她在性別議題上的保守形象。儘管她在競選期間曾就育兒津貼與稅收優惠等議題稍作軟化,但總體而言,她仍傾向支持女性在社會與家庭中扮演傳統角色。
日本在性別平權方面的表現長期不佳,根據2025年世界經濟論壇的性別差距指數,日本在148個國家中排名第118位,尤其在政治參與上女性代表性極低,女性國會議員比例僅約15.7%,為七大工業國(G7)之末。此外,諸如緊急避孕藥須經處方箋才能購買等議題,也顯示日本在女性健康權益方面步調緩慢,直到近期才有所鬆綁。
儘管如此,也有部分人士如日本最年輕的女性市長越直美認為,高市首相的出現仍能「降低女性與女孩的心理障礙」,鼓勵更多女性勇於追求企業與社會領導職位。然而,20歲的奧黛麗·希爾-上川則指出,高市早苗用了逾三十年才爬上首相之位,她的觀點與男性前輩並無顯著差異,因此不應僅因其性別而過度讚揚,更應著重於其政策內容並給予公正的批評。
小西實乃梨等年輕女性也表達了擔憂,認為高市的成功可能反而強化了「女性必須順從現狀」的觀念,這對未來挑戰既有體制的女性工作者來說,將增添更多困難。
事實上,高市早苗上任後將面臨的挑戰排山倒海,包括疲軟的經濟、通貨膨脹、重拾選民信任,以及接待美國總統川普等內外政務。可以預見,性別平權議題並不會是她施政的首要重點。
───由Media+ONE特派員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