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近期政壇動盪不安,繼總理帕東丹·欽那瓦因違反道德規範遭憲法法庭罷黜後,代理總理隨即要求解散國會,卻引發法律爭議,甚至傳出解散國會的請求遭到國王駁回。此舉讓泰國政局陷入更加撲朔迷離的局面。
根據Media+ONE特報員觀察,這項解散國會的決定,是泰國政局動盪下的最新發展。帕東丹·欽那瓦所屬的為泰黨在失去總理職位後,於國會也失去多數優勢,難以推舉新任總理並執政。經過兩天緊湊協商,出乎意料的是,主要反對黨「人民黨」竟宣布支持保守派的「泰自豪黨」領袖阿努廷·參威拉恭擔任新總理。
正是由於人民黨的策略轉向,促使代理總理普姆塔姆·威查亞猜啟動了國會解散程序。然而,這項由看守政府提出解散國會的舉動,在泰國憲政史上前所未見,其法律效力備受質疑。當地媒體報導指出,要求國王批准解散國會的請求已遭否決。
儘管如此,國會仍預計於明日(2025年9月5日)提名新總理。如果沒有意外(在泰國政壇,意外隨時可能發生),阿努廷·參威拉恭在人民黨的關鍵支持下,可望順利當選。
不過,人民黨的支持是有條件的,他們聲明將繼續扮演反對黨的角色,並要求泰自豪黨必須在四個月內解散國會,同時針對新憲法舉行公投。
對於這場政局變化,泰國民眾的反應兩極。部分人士認為,人民黨轉而支持曾與軍方 junta 有關聯的泰自豪黨,無疑是對選民的背叛。畢竟人民黨(當時以其他名稱)在2023年大選時,是憑藉著反軍方勢力、推動體制變革的進步政綱而勝選,卻因此被執政者阻撓組閣。但也有部分泰國民眾表示理解,認為人民黨此舉是為了避免政治僵局進一步惡化,甚至防止國家再次發生軍事政變,這是絕大多數泰國民眾不樂見的結果。
(内文照片為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