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ONE特派員報導
美國前總統川普未能如願獲得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引發白宮強烈不滿,公開抨擊諾貝爾委員會「將政治凌駕於和平之上」。本屆殊榮最終頒給了委內瑞拉的民主運動領袖瑪麗亞·科琳娜·馬查多,以表彰她為爭取國家民主權利所做的不懈努力。
川普一直以來都毫不掩飾他對諾貝爾和平獎的渴望,並多次聲稱自己在終結多起全球衝突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包括今年九月在聯合國大會上的演說,他都曾公開提及此事。根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報導,一位白宮高階官員透露,川普在得知馬查多獲獎後,曾致電恭賀,並表示她實至名歸。
白宮通訊主任張振熙在獎項公布當天上午隨即發表聲明,直指諾貝爾委員會此舉證明他們「把政治擺在和平之上」。張振熙隨後更在社群平台X上強調,川普總統將持續致力於推動和平協議、終結戰爭並拯救生命。他形容川普擁有一顆人道主義的心,是世上唯一能憑藉堅定意志移山倒海之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諾貝爾和平獎揭曉的前兩天,川普才剛促成加薩地區的多階段停火協議,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也多次強調,無論是在現任九個月的任期內,或是之前的總統任期中,都成功終結了數場全球戰火。加薩停火協議宣布後,川普曾宣稱「締造和平的人有福了」,白宮更稱他為「和平總統」。
川普對諾貝爾和平獎的憧憬廣為人知,許多希望改善與美國外交關係的國家領導人,也常將他視為潛在得獎人。包括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在內的多位國際領袖,都曾公開表示川普應獲此殊榮。俄羅斯總統普丁在被問及對今年和平獎的看法時,也認為川普「在解決複雜危機方面貢獻良多」。對此,川普在社群媒體Truth Social上發文感謝普丁,並轉發一段普丁稱此獎項「已失去公信力」的影片。
然而,儘管多方積極遊說,川普今年仍然面臨獎項門檻。根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規定,和平獎的提名截止日期為每年1月31日,僅在川普上任數日之後。而現任美國國務卿馬可·魯比歐早在2024年8月擔任參議員期間,就已與多位國會議員共同提名馬查多角逐此獎。
目前看來,川普今年並無明確的具體成就足以支持他獲獎。儘管他曾要求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與普丁終止血腥衝突,但俄烏戰事至今仍未平息。以色列與哈馬斯的停火協議雖然是重大進展,但也僅處於初步階段。
在第二任期內,川普始終奉行「美國優先」的政策,大幅改變了美國在全球經濟與外交舞台上的地位。他上任數週後,其顧問伊隆·馬斯克便主導解散了原負責提供全球人道援助的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
諾貝爾獎網站指出,和平獎旨在表彰那些致力於「軍備控制與裁軍、和平談判、民主與人權,以及推動建立更有秩序與更和平世界」的領導者。然而,川普在美國實施大規模遣返政策,引發全國性抗議,並受到移民權利及人道組織的嚴厲批評。他試圖動用國民兵在美國城市巡邏,聲稱目的是控制暴力與犯罪,此舉不僅引起民主黨人的警惕,也因國內動用軍力而遭到聯邦法官的譴責。
美國史上共有四位總統曾獲諾貝爾和平獎:西奧多·羅斯福、伍德羅·威爾遜、吉米·卡特與巴拉克·歐巴馬。其中,僅歐巴馬是在任期間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