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經多年外交冰點後,全球人口最多的兩大亞洲強權—印度與中國,已重新啟動兩國間的航班往來,象徵著雙邊關係的和解邁出重要一步。
根據Media+ONE特派員的觀察,雖然目前尚未恢復德里與北京之間的直飛航班,但自10月26日起,印度東部大城加爾各答與中國工業重鎮廣州之間,將開通每日一班的直飛航線。營運這條航線的靛藍航空(Indigo)也預告,未來將有更多航線陸續獲准開通。
此舉意義重大,因為在2019年,兩國間的航空旅客人次曾高達百萬,但過去五年來,卻因多重因素導致航線中斷。
長期中斷的導火線,可追溯至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之際,更關鍵的是,兩大核武國家在喜馬拉雅邊境地區的軍事衝突,特別是當年6月導致至少20名印度士兵喪生的事件,使得雙邊外交關係陷入僵局。
然而,近一年來,透過持續的對話,兩國緊張情勢已明顯降溫,雙方皆表達了從對抗走向合作的意願。美國總統川普對印度實施的貿易制裁,更被視為加速印中關係靠攏的催化劑。今年9月,印度總理莫迪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海一場峰會上公開會面,這在不久前幾乎是不可想像的。
儘管檯面上的和解姿態濃厚,但這其中也存在著戰略考量。面對川普政府對印度課徵50%關稅,甚至鎖定印度僑民,印度似乎藉由向中國示好,來對美國施壓。然而,現實是美國仍是印度最大的出口市場,而印度則高度依賴從中國進口商品。短期內,中國市場對於印度出口並無顯著助益。
不過,兩國間的合作也有務實的一面。印度需要中國在稀土和高科技方面的供應。上週,印度的煤炭業者便呼籲政府增加對中國設備的進口。北京方面也建議新德里加入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此一大型的亞洲自由貿易協定。展望未來,印度將會審慎觀察美國的反應,以決定其下一步的戰略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