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ONE特報員 綜合報導
中國於9月3日上午盛大舉行抗日戰爭勝利80週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活動,這場十年來第二次「九三閱兵」與習近平任內第三次天安門閱兵,不僅展示了中國軍事現代化的豐碩成果,更在國際舞台上引發高度關注。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升旗儀式後的講話中強調,全軍將士應忠實履行職責,加速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堅定捍衛國家主權、統一及領土完整,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戰略支撐,並為全球和平發展貢獻力量。此次講話與十年前裁軍三十萬的承諾相比,更著重於軍事實力的提升與國家戰略目標的實現。過去十年,解放軍歷經大規模改革,規模穩定在兩百萬人,軍費激增逾七成,並從七大軍區調整為五大戰區,同時伴隨大量將領的整肅。
本次閱兵最受國際矚目的焦點,莫過於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現身。這是他繼1959年祖父金日成之後,再次有北韓最高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城樓,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歷史性同框,創下前所未有的中俄朝三國元首齊聚的先例。這被外界解讀為中國在當前國際局勢中重新掌握主導權的重要訊號。
閱兵式中展示了多款新型武器裝備,包括能搭載核彈頭的戰略飛彈與數量驚人的無人作戰系統。其中,最新亮相的東風-61洲際彈道飛彈引發熱議,而多款鷹擊系列反艦飛彈及紅旗-29反導系統亦首次公開。特別是陸海空無人作戰方隊的集體展示,涵蓋偵察、打擊、支援等多功能無人戰車、潛航器及無人機,凸顯無人作戰已成為現代戰場的核心。
儘管閱兵旨在展現軍事硬實力與激發國內愛國情緒,解放軍內部正經歷的高層人事震盪卻不容忽視。多位曾獲習近平提拔的將領,如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軍隊政治工作上將苗華及國防部長李尚福等人,近期傳出遭到調查或缺席重要場合,使得中央軍委多個席位懸缺。美國智庫分析師認為,閱兵的耀眼光芒,或許也意在掩蓋軍隊高層持續進行的整肅。
在兩岸關係方面,中華民國政府嚴禁公職人員參與此次閱兵,但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及其他在野黨人士仍赴北京出席。對於中國官方強調「中國共產黨是抗日戰爭中流砥柱」的敘事,台灣方面則強烈抨擊其扭曲歷史,強調抗日戰爭實為中華民國所領導,並批評北京企圖藉此強化其執政合法性。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在「軍人節」當天則發文,提醒世人警惕極端民族主義與強人領袖崇拜等法西斯形式的政體,呼籲共同追求和平。
此次閱兵前夕,北京全市戒備森嚴,實施大規模交通管制與商家歇業措施,宣傳標語隨處可見,營造出濃厚的愛國氛圍。評論指出,這場耗資巨大的閱兵式,除了向外界展示中國實力,在中國經濟面臨挑戰之際,更肩負著凝聚國內民心、強化統治正當性的多重政治意涵。
(内文照片為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