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飛速崛起!大連造船廠揭秘海上霸權之爭

示意圖-中國海軍飛速崛起!大連造船廠揭秘海上霸權之爭 示意圖-中國海軍飛速崛起!大連造船廠揭秘海上霸權之爭

中國東北大連市的梭魚灣公園,退休居民在海風中高唱愛國歌曲,他們眼前是巨型吊車林立的造船廠,象徵著中國海上力量的驚人發展。與此同時,遠在華府的分析師卻將此景視為日益嚴峻的威脅。

過去二十年間,中國傾力投入造船業,如今已獲得豐厚回報。全球逾六成的造船訂單流向中國,其造船速度無與倫比,生產力更是美國的兩百倍。在軍事領域,中國共產黨已打造出全球規模最大的海軍,擁有234艘現役軍艦,超越美國海軍的219艘。

隨著中國崛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海洋在其戰略中扮演關鍵角色。中國不僅坐擁全球十大繁忙港口中的七個,其日益壯大的海軍也推動北京在南海及更廣闊水域展現高調主張。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矢志「掌控海洋」,而即將於九月三日舉行的盛大閱兵,預計將展示反艦導彈、高超音速武器及水下無人潛艇等先進裝備,向西方世界傳遞明確的對抗訊息。

儘管美國海軍在整體實力上仍具優勢,但中國正迅速縮小差距。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9至2023年間,中國四大主要造船廠共建造了39艘軍艦,總排水量高達55萬噸,已超越英國皇家海軍的總排水量。專家指出,中國海軍的擴張步伐毫無放緩跡象。

雖然中國在航母數量和潛艇技術方面仍不及美國,且多數潛艇設計用於南海淺水區,但情況正快速改變。衛星影像揭露,中國正大舉擴建海南榆林海軍基地,預計將部署配備核導彈的晉級(094型)戰略核潛艇。此外,新式水下無人潛航器也可能在閱兵式中亮相,提升中國在深海監測與偵察的能力。

中國龐大的海軍擴張背後,是渴望洗刷「百年國恥」、實現「民族復興」的強烈政治動機。習近平強調,強大海軍是國家安全的基石,誓言中國絕不再受外敵侵辱。這種深植於歷史記憶的愛國主義,驅動著中國軍事實力的快速增長。

中國造船業的一大優勢在於其「軍民融合」策略。許多同時服務於商業與軍事目的的船廠,如大連的「旗艦船廠」,能迅速且大量地生產軍艦與商船。專家指出,在長期衝突中,這種快速生產新艦的能力是巨大的戰略優勢,商船隊伍也能為戰區運輸關鍵物資,支撐長期戰事。 Media+ONE特報員認為,誰能更快、更大量地將艦艇投入海上,將是決定未來海上力量的關鍵。

然而,北京大學海洋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胡波教授認為,外界對中國海軍擴張的擔憂被過度放大。他強調中國無意干涉他國軍事事務,建造大船僅是因「我們有能力」,而非為稱霸世界。唯一的例外是台灣問題,北京雖堅稱「和平統一」,但未排除動武選項。中國戰艦近年已頻繁遠航,包括繞行澳洲海岸進行實彈演習,並在日本附近海域舉行前所未有的演訓,顯示其在太平洋地區投放力量的雄心。

回到大連的軍事要塞旅順口,航母造型的軍事主題公園吸引大批遊客。導遊提醒遊客不得拍攝軍艦,並呼籲舉報間諜行為,橋樑與牆壁上則張貼著「萬眾一心,我們守護海洋夢」等標語,充分展現中國對造船實力的民族自豪感。無論是當地博主向粉絲直播講解新艦,或是外地遊客驚嘆於巨型船隻,都體現了這股自豪感。對美國及其盟友而言,中國戰艦的航程及其力量投射的範圍,將是未來國際情勢的關鍵考量。
(内文照片為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