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第二十屆四中全會於近期閉幕,為期四天的閉門會議後發佈了公報。此次會議不僅審議通過了「十五五」規劃建議稿,更對中國共產黨高層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全面整頓。
本次四中全會共開除了14名中央委員及候補委員的黨籍,同時有11名候補委員獲遞補為中央委員。這兩項數字都創下中共歷次全會的最高紀錄,顯示出內部政治生態正經歷劇烈變動。
評論人士指出,從出席人數、遭開除人員名單以及遞補情況來看,凸顯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以「反腐」作為主要功績,並將政治工作成就置於軍事成就之上的策略。然而,這波反腐行動似乎尚未劃下句點。
此次會議召開之際,正值美中貿易戰的關鍵時刻,其經濟政策制定與高層人事布局,被外界視為可能為習近平第四個任期鋪路的關鍵一步。
會議出席人數大幅減少,總計有168名中央委員和147名候補中央委員出席,約有18%的中央委員和14%的候補委員缺席。相較於去年七月的三中全會,中央委員會成員人數持續縮減,這被專家解讀為習近平反腐運動持續擴大且影響深遠。
有學者分析,大量空缺席位顯示,經過多輪反腐整肅後,要尋找足夠值得信賴且具備資格的高層官員已非易事,腐敗問題似乎層出不窮。另有學者評論,當執政團隊對領導人產生疑慮時,成員在下船前「撈一筆」的行為便不足為奇,這也是腐敗問題難以根絕的根本原因。
在人事異動方面,原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何衛東被確認開除黨籍,其職位由現年67歲的「軍中紀律沙皇」張升民上將接替。張升民長期擔任中紀委副書記及中央軍委紀委書記,其升任被認為符合邏輯,尤其在軍隊因腐敗問題頻繁整肅的背景下。張升民與習近平皆來自陝西,這層地域關係被視為其忠誠度的額外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張升民曾長期任職於火箭軍前身「二炮」系統,該系統曾是腐敗重災區並遭到徹底調查。這意味著他在過去兩年火箭軍整肅中,其對習近平的個人忠誠已通過全面檢視。
然而,國防部長董軍未能如外界預期進入軍委,且軍委委員苗華及大量軍隊中央委員的空缺職位仍未填補,引發外界諸多揣測,認為內部存在分歧,習近平用人不疑的局面難以維持,甚至有「無人可用」的窘境。
目前軍隊將領的空缺尚未有明確填補人選,這成為一項潛在隱憂。儘管近年中國軍隊在現代化方面取得顯著進展,但要建立習近平所期望的一流軍隊,仍需一流的軍官團隊。然而,現階段習近平似乎仍在掙扎於決定誰能真正領導軍隊,並獲其充分信任。
此次全會共確認開除了14名中央委員及候補委員黨籍,其中高達9名為軍隊將領。這些將領包括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以及多位軍委委員、戰區司令員、陸軍政委、海軍政委及武警部隊司令員等上將。中國國防部此前已通報,這些人「嚴重違反黨紀,涉嫌嚴重職務犯罪,數額特別巨大,性質極為嚴重,影響極其惡劣。」
在11位獲得遞補的中央委員中,全部為文職背景,沒有任何軍隊人士。其中盧紅為女性,可能旨在平衡中央委員的性別比例。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遞補名單中,部分候補委員的排名被跳過,這暗示著他們可能也正處於調查之中。
Media+ONE特派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