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火升溫:港口費成新戰場,船運業震撼

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衝突再度升級,雙方自本週二(10月14日)起,開始向對方船隻課徵新的港口費用,使得這場全球兩大經濟體的貿易戰火更為猛烈。

北京當局聲明此舉是為保護國內航運業,對抗所謂的「歧視性」政策。受影響的船隻包括美國擁有、營運、建造或懸掛美國旗幟者,唯有中國製造的船隻能免除此項費用。分析師認為,這是中國對美國先前向其船隻徵稅的報復性行動。而華府方面則稱其措施是為了支持本國航運公司發展。

就在上週,北京不僅宣布新的港口費,還加強了稀土出口管制。美國總統川普立即反擊,揚言將對中國商品課徵高達100%的關稅。同時,美國本週二已對多項進口商品,包括木材、廚櫃和軟墊家具等主要來自中國的供應鏈產品,實施了新的關稅。

美國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週一透露,川普總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仍計畫於十月底在韓國舉行會談,雙方希望能藉此化解當前的貿易爭端。貝森特強調,「100%關稅並非定局」,即使上週發布了新的關稅措施,兩國關係依然保持良好,溝通管道也已重新開啟,外界正密切關注後續發展。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週二強硬回應,重申中方立場:「若戰,必戰到底;若談,大門始終開啟。」聲明中更譴責美國:「豈能一面尋求對話,一面卻又透過威脅與恐嚇實施新限制?這絕非與中國互動的正確方式。」

此外,中國官方媒體也指責美國對中國船隻加徵費用,已違反兩國之間的海運運輸協議。根據央視報導,作為反制措施,自即日起,凡停靠中國港口的美國相關船隻,每淨噸須支付人民幣400元(約56美元)的費用。此稅率與美國對中國船隻徵收的港口費幾乎對等,適用於美國企業營運或美國公司持股超過25%的船隻。央視進一步指出,這筆費用將逐年調升,預計到2028年4月,每噸將高達人民幣1,120元。

新加坡航運分析師莊惠如評估,運載煤炭等散裝貨物的船隻,從今天開始可能面臨高達300萬美元的港口費用。她預測,到了2028年,一艘載重近20萬噸的巨型散貨船,其費用恐將突破1,000萬美元。莊女士向BBC表示,這些新增費用對整個航運業來說,無疑是「沉重」的負擔。然而,由於中國建造的船隻可獲得豁免,這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新稅帶來的衝擊,畢竟目前全球近一半的乾散貨船隊都是由中國製造。

同日,北京也將韓國船廠「韓華海洋」旗下五家美國子公司列入制裁名單,此舉進一步加劇了與華盛頓的緊張對峙。

Media+ONE特派員